谨防校外培训机构异化为逐利行业 近日,多家教育培训机构受到处罚,纷纷下架涉嫌违规的课程,修改违规的价格标识。在日益严格的政策监管之下,狂奔的在线校外教培放慢脚步了吗?记者调查发现,作为关键招生节点,暑期仍然是培训机构“卖课”的必争时段,培训机构纷纷开辟新渠道、制造新话术,“拉新”、续费、价格战,一样都没少。(6月1日 《新华每日电讯》)
毫不讳言,目前校外培训机构的乱象,已经不单单是一个头痛医头、脚痛医脚的问题,已然形成了由补习机构、线上教辅平台等相关群体组成的利益链条。校外培训机构乱象,破坏了良好的教育生态和教育教学秩序,影响了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,增加了家庭经济负担,引发了社会不和谐与家长焦虑等诸多问题,令人担忧。
对此,日前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,审议通过了《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》。会议强调,要全面规范管理校外培训机构,坚持从严治理,对存在不符合资质、管理混乱、借机敛财、虚假宣传、与学校勾连牟利等问题的机构,要严肃查处。要明确培训机构收费标准,加强预收费监管,严禁随意资本化运作,不能让良心的行业变成逐利的产业。
“不能让良心的行业变成逐利的产业”这一说法,可谓切中了校外培训机构整治工作的要害。正如有关专家认为,资本入侵教育培训领域带来的最大恶果,就是造成了行业异化,已经从兴趣培养、提优补差、弥补校内教育不足,变成了面向全社会、无数家庭的“割韭菜”。因此,要谨防校外培训机构异化为逐利行业。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亟须综合施策,把校外培训机构规范起来,依法管起来,让校外教育培训回归育人的正常轨道,决不能使其成为资本逐利的工具。
如何促进校外培训机构规范有序发展,维护良好的教育生态?仅靠阶段性整治是不够的,还需从制度、机制、措施上久久为功,持续发力。一方面要重点做好教育供给侧改革,尤其学校教育要强化主体地位,要切实履行教育职责,做到应教尽教,提高教育质量,走出“校内减负、校外增负”的老套路,实现减轻校内学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“双减”目标。另一方面,要以法治理念构建标本兼治的长效机制,把“九龙治水”变成“握指成拳”,充分发挥各地相关行业协会在行业发展、规范、自律等方面的作用,形成合力。同时,积极宣传引导家长树立正确教育观念,理性看待参加校外培训的作用,不盲目攀比,切实减轻子女校外培训负担,促进学生全面发展。
治理校外培训机构,必须铲除资本逐利的土壤。说到底,治是形式,理是机制,重在规范行业秩序,使培训机构真正成为课堂教育和多元发展的“有益补充”,而不是拔苗助长、引发焦虑的推手。(张忠德)
福建考试培训,为您提供专业的考培服务!